2022年7月4日,依托省级研究生工作站恩施产业绿色发展研究院和利川经济开发区产业绿色发展研究院,湖北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应用经济学学硕和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能源经济专业学生共计13人,随王宇波教授科研团队赴往利川经济开发区,对经开区内产业绿色发展开展实地调研,并为利川经济开发区“十四五”产业发展建言献策。
此次调研活动共分为3组,分别为硒食品产业发展调研小组、茶产业发展调研小组和现代中药产业发展调研小组,各小组在老师及当地政府工作人呀的带领下深入经开区各园区企业,对各企业生产、销售、人才、技术、金融和政策支持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了解,听取各企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与经营困难。团队根据现场了解,也从打造主导产业竞争力、提升产业全链条发展水平等角度提出了相关建设性意见。
(一)硒食品产业发展调研小组纪实
调研小组在能源经济系王宇波、景思江、明梓三位老师的带领下前往利川市稀都宝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现场观摩,了解本土硒食品加工企业的发展状况,利川经济开发区相关负责人陪同前往。
据了解,稀都宝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前身是山野公司。经过几番询问调查,原山野公司由于气候变暖虫灾肆虐没有办法完全克服导致资金链断裂;稀都宝公司利用山野公司遗留下来的设备和资源,经营莼菜、粽叶及蔬菜制品、叶类食品,企业规模较小,现有员工30余人。企业负责人介绍称,由于目前收购价格低且阶段性波动较大,且疫情期间销售状况不佳,因此未扩大产量,荒废了不少土地。
了解基本情况后,调研团队前往工厂操作间观摩生产过程,并现场与企业负责人杨总深入交流。据其介绍发现,目前稀都宝的生产销售环节简易单一,规模较小,输出产品属于初加工级别的供应原材料,但稳扎稳打,利润较为可观。同时,稀都宝产品品质较好,部分产品出口至国外,但其初级加工操作间条件和设备较为简单,主要依靠人工,未引入机器设备进行自动化生产。其次,企业负责人反映称,作为农产品加工企业,国家是有相关优惠补贴政策的,但在执行过程中,具体的政策落实还存在一定困难,截至目前,该企业表示尚未享受相关政策。在听取相关介绍后,王宇波教授等人与企业负责人深入交流了利川市未来硒食品精加工产业的未来发展,并从产业链构建、原材料及销售渠道、营销方式、加工方向、文旅融合等角度对如何做强本地硒产品加工业,打造区域主导产业,促进经济发展,促进民生就业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二)茶产业发展调研小组纪实
调研小队在能经系老师隋海清,关小亮,田超的带领下同工作人员一同前往利川高新区对其茶产业工厂进行调研。
调研第一站到湖北省鼎荣茶叶有限公司。经其董事长介绍,一行人在现场观看了该公司茶叶生产工厂的一套设备以及流程,包括萎凋,干燥,打碎,发酵,鉴别五个程序。在打碎环节中,该工厂使用印度进口机械,拥有CTC认证,能够将茶叶打碎得更加完全;打碎后的产物一同进入发酵室发酵,在发酵时间,温度等因素上,该工厂有自创的标准,使得发酵后的红茶能够减少酸涩感,达到更优秀的品质;在鉴别环节,该工厂采用静电分离技术,能够高效地将茶梗分离出来,鉴别完成后,得到的产品便可以进行包装进入销售渠道。在介绍工厂设备的同时我们也了解到,该工厂面临的问题如下:1.该工厂的日产量较大,但红茶的原料供应并不充足。2.该公司的产品主要用于出口,出口要求商品对质量,品质必须保持一致,不允许出现不同批次商品品质不同。3.产茶制茶主要在4-10月进行,在其他月份,工厂近乎闲置状态。
调研第二站来到湖北利川红产业集团,与集团领导进行了沟通交谈。湖北利川红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是由利川市市属国企湖北利川振业发展有限公司全资组建的国资企业集团,集团公司下设湖北利川红品牌运营有限公司、湖北利川红生产有限公司、湖北利川红科技有限公司、湖北利川红投资有限公司、湖北利川红文化旅游有限公司、湖北万众农林科技有限公司六个子公司,注册资本1.1亿元。
为有效整合全市农林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推进产业优质高效发展,做强做大"利川”品牌影响力,实现产业发展的规模效应及社会效益。集团公司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赋能提质、抱团发展、产业振兴”发展思路,推行“集团+企业+基地+农户"链接运行模式,优化产业基地管理,统一产品企业标准,集中打造“利川红”公共品牌,努力提升品牌运营能力,拓展营销渠道,提高农民收入,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全市农村产业高质
量发展。关小亮老师在与集团领导交谈中,对于公司茶产业发展提出相关意见,关于茶叶品种的区别也做了相关介绍。
根据我们对高新区鼎融茶叶和利川红产业的考察,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开发区茶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规模偏小、茶产业集聚带动能力偏弱以及要素投入不足,但根本原因还在于思想解放不够,没有找到突破性创新发展之路。表现在园区产业发展缺乏系统的科学谋划,产业规模、产业链、产业增加值不相匹配,尤其是下游产业的拓展不足,茶副产品的研发短缺,深加工没有具体的产业规划,在新兴的销售模式下,像网商、电商平台的使用还尚未开展,没有形成抱团的销售规模。而且在生态环境的约束下,主要靠政府牵头主导的全业态发展受限严重,另外投入不足,园区基础设施和营商环境与国内先进地区相比竞争力较弱;园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人才匮乏,对企业发展全过程支持的能力继续提升。
(三)现代中药产业发展调研小组纪实
同学在能经系老师张燕华、向碧华、丁文斌以及隋海清的带领下对利川市远志药业、恒元药业以及香连药业三家生物医药企业进行实地调研。主要针对利川市医药企业的发展情况与面临问题进行调研。
调研第一站来到远志药业,调研组对利川市中药材粗加工产业的发展情况、企业各级人员构成以及发展所面临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考察,企业表示利川作为中药材资源丰富的地区中药材企业自身发展依旧是产业链完善的主要前提,整个粗加工企业的人员构成精简、基层人员流动性较大。但对于粗加工企业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对于高新技术研发的期待性较低,依旧秉持稳定贸易的理念长远发展。除此外,调研组对利川市中药材粗加工产业的整体发展情况进行预测与相关材料整理总结。
第二站来到恒元药业,恒元药业是利川市少数做中成药深加工的企业,同时是利川拿到药片生产许可证的两家企业之一,另外一个便是香连药业。调研组与药业负责人面对面交流考察了企业基于利川政府构造现代中医药集群的想法与要求,企业营收、融资规模、团队建设各方面的情况。基于利川市的中医药历史基础和资源丰富的中药材,黄连、当归、贝母、板党、玄参等十几种品种,再加上今年3月1日由国家药监局、国家中药管理局、国家农业农村部和国家林草局四个部门新出台的新版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国家、政府对中药材的重视让恒元药业负责人对构建利川市全产业链的现代中医药充满信心,他相信几十年以后,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和中药材种植大户可以直接与中药生产企业进行对接,不在依托于中药材初加工企业。在交流中我们还了解到,恒元药业正在与湖北民族大学合作创新打造中药饮片新产品。最后调研组还参观了企业的产品生产车间,其主要通过挑选、洗润、筛选、蒸煮、干燥、泡制、炒药、切药、包装几大步骤来完成。
第三站来到香连药业,作为中药材精深加工与多元化合作企业,在中程药、功能性保健品方面有更为久远的发展历程。调研组主要对该企业的发展营销情况、原材料收集方向以及固体废弃物处理方式进行调研。对于生产过程中的固体废弃物企业主要还是是采取填埋的形式进行处理,针对未来废弃物再利用企业也抱有支持的态度。同时该企业作为利川市药业的龙头企业之一也针对利川市医药产业链进行自己的评估与发展规划。
此次利川调研,主要是针对当地的产业发展架构进行考察并提出建议。利用高校智库优势与地方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强化产学研深度融合,将高校平台建设与地方经济发展紧密结合,服务区域发展,发挥社会效能。团队调研结束后,团队主要成员参与了利川经济开发区产业发展座谈会,王宇波教授领衔对开发区产业发展规划进行了汇报,并与利川各市直部门及开发区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对于当地产业的发展,王宇波教授提出要实现2+N(生物医药、硒食品加工+天然气化工与新能源、智能制造、现代物流)模式,开展生态导向、创新引领的业态发展,进行产业设计、项目谋划,构建特色园区,促进产业融合、产城融合、投融结合,搭建园区平台,进行专业招商、要素聚集(投入)。当地政府和产业园区要积极提供组织保障、资源保障、制度保障、人才保障。此行对利川当地的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具有重大影响。